新华网哈尔滨8月2日电(记者 刘牧平)8月2日,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期间,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、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ESG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办。论坛以“创新实践共筑可持续未来”为主题,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百余人,共话企业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之道,致力于依托新华社覆盖全球的采编体系,讲好中国企业践行ESG的生动故事。
论坛举办期间,为梳理ESG实践新成果,现场公布了“2025企业社会责任&ESG实践案例”。正力新能凭借其在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(ESG)领域的系统性创新实践,入选“2025企业ESG实践案例”。
正力新能
正力新能作为国内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,始终将ESG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生产与管理运营的每一个环节,围绕环境、社会、治理三大维度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,在扩大产能的同时,全力推动社会、行业及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。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,构建起覆盖车用动力、储能、电动船舶、电动载人飞行器等领域的“全场景、多路径”的产品矩阵,持续思考更多复杂场景下不同应用的实际需求,用扎实均衡的技术储备,以陆地交通绿色出行为起点、向航空和船舶领域的绿色出行全面覆盖不断探索,用电化学赋能交通电动化,为成长为陆海空全应用场景的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领先企业,最终实现零碳社会而努力。
推进“碳达峰碳中和”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、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,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这一趋势锂电池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增长空间。作为连接能源、交通与制造业三大支柱领域的关键枢纽之一,动力电池在全球降碳减排事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,而ESG实践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。
本次获奖,是对正力新能长期推进ESG实践的肯定,截止到目前,正力新能成功获评“江苏省绿色工厂”,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,并获得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中心入网许可证。
在环境维度,正力新能通过一系列节能技改举措,2025年上半年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约47%,累计减少碳排放6.7万吨。同时,公司携手三峡集团打造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,每年可额外减少碳排放3700吨。
在能源管理方面,正力新能打造新一代软件定义电芯工厂,从软件端切入建立健全能源管理组织与能源体系建设,实现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数据的精细化、可视化管理,通过实时监控、追踪与重点分析改善。
在技术减碳方面,正力新能也积极探索多种方案。在产品设计上,依托电芯形态标准化、电池系统平台化、化学体系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和产品矩阵,从源头减少产品材料消耗,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;首创榫卯式卡接极柱技术,在行业中率先实现单颗电芯可拆解、易维修,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;在材料端和工艺端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和环保材料应用。
正力新能“乾坤"电池系统首创榫卯式卡接极柱技术
在社会和治理维度,正力新能将可持续循环理念传递至全价值链,积极导入可循环包装材料,对产线余料进行修复利旧与提锂回收,目前可循环包装材料覆盖率超过85%。在战略规划上,公司制定2030年碳净零路线图,获科学碳目标倡议(SBTi)认证,不断加大研发投入。
实现碳达峰碳中和,等不得也急不得,必须坚持稳中求进、逐步实现。正力新能始终坚持长期主义,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电化学技术在陆海空全领域电动化的大规模应用。在系统结构层面采用不同化学体系的电芯进行结构组合,在半固态、全固态电池研发等方面不断探索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,并积极布局电动航空、具身机器人等新兴电动化领域,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电池全生命周期降碳,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正力新能董事长曹芳在本次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,秉承着“积点滴之力,共建一个充满正力、善力的零碳社会”愿景,正力新能正在致力于以覆盖陆海空应用场景的前瞻技术,构筑世界能源可持续未来。“希望通过不断深化ESG实践,与各位合作伙伴携手共赴零碳征程!”她说。
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思想交流平台之一,“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”于8月2日至4日在哈尔滨举行。活动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、新华网、新华社黑龙江分社、哈尔滨马迭尔文旅投资集团联合主办。